近日,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公布了“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名单,由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宁波越窑青瓷文化研究中心、宁波市会展与旅游发展研究基地等联合慈溪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申报的“校地共育、薪火相传:宁大科院非遗传承与协同育人的实践案例”成功入选66个优秀实践案例之一。
高校是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力量。慈溪作为“海上陶瓷之路”发祥地,非遗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宁波大学科技学院立足慈溪,持续挖掘、保护与传承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徐福东渡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非遗进校园”的新路径,将本土非遗融入旅游管理等专业学科建设和课程教学,将非遗中蕴含的乡土情怀、工匠精神、修身之道、信仰之力等元素融入课程思政,将课堂教学开设到上林湖越窑博物馆、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等非遗景区,将非遗融入国际合作办学;将非遗保护传承与学生毕业实习、创新创业、学科竞赛有机结合等,在推动非遗传承与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服务地方、专业学科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年来,学院先后获批“宁波市会展与旅游发展研究基地”等市级社科研究平台,联合慈溪市文物保护中心、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等单位成功申报第一批宁波市重点文化研究基地“宁波越窑青瓷文化研究中心”,与慈溪市共建“徐福文化传承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等非遗产学研基地,与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大学共同设立宁波市西班牙语言文化中心、“一带一路”宁波旅游文化传播与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先后培养了一批非遗保护传承人才,学生在国家、省市级学科技能比赛中,以本地非遗元素的参赛作品获得各类奖项50余项。旅游管理专业以优秀等级通过专业国际认证,获批“十四五”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项与非遗相关的课程入选省教育厅典型案例。专业教师撰写出版《只此青翠:越窑青瓷文化保护传承与口述访谈》《越窑青瓷文化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利用》等非遗著作4部,10余篇研究报告获省市领导批示或被政府采纳。帮助徐福红木博物馆、上林湖越窑青瓷传承园等非遗景区通过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聘请了一批非遗传承人为校内兼职教师和参与产学研机构的建设。规划建设了茶文化与青瓷文化校内实验实训室。2024年1月,申报的“服务乡村文旅示范基地”被授予全省高校首批12个“服务‘千万工程’教育实践基地”之一。非遗保护传承实践先后被《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等国家和省级媒体报道2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