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赋能罗城保护焕新工程,近日,海曙区社科联组织浙江万里学院、宁波财经学院等高校专家组成调研组,围绕“基于场景消费的宁波罗城活化模式研究”课题方向,对罗城范围内的永宁巷1号、莲桥名人文化展馆 、秀水街历史街区等三个点位开展专项调研。通过半天的实地走访,聚焦街区经济振兴、文化活态传承、消费场景创新三大维度,为后续的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老城工业遗存转型样本,永宁巷1号原为永丰布厂旧址,如今已焕然一新,改造为集文化、餐饮、娱乐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商业园区。调研组重点考察园区空间改造与业态导入等情况,指出:“老旧厂房的‘腾笼换鸟’需兼顾经济性与文化标识度。”并建议,园区可依托罗城文化底蕴,重点招引数字文创、非遗设计等新业态,同时与周边社区商业资源互补,打造“15分钟文创消费圈”。
在莲桥名人文化展馆,调研组深入调研屠呦呦、孙传哲、卢绪章等名人IP的展陈创新与实际转化效果。展馆内,通过沉浸式展陈与数字化技术,生动还原了宁波历史上的文化名家风采。调研组建议,可依托展馆空间构建“城市文化会客厅”,联合学校开展科学家精神等主题的校本课程、研学线路开发,形成常态化传承生态,实现文化遗产从“馆内活化”到“全域联动”。
透过秀水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改造工程沙盘模型,调研组重点关注历史肌理修复与消费场景共生问题。街区以其丰富的明清建筑而闻名,曾被誉为“地近文魁连秀水”。相关部门介绍,改造后的秀水街区,将定位为“罗城老街巷·儒商新秀场”,旨在打造一个人文与商业共生的新地标、历史街区保护焕新的新范本、城市新旧文化碰撞的新印记。调研组指出,修缮老街,既要“焕新”,也要“如旧”。只有保护好老街古建筑最原始的“形貌”,才能更好地留存历史中的“文化记忆”。
海曙区社科联负责人在总结中表示,此次调研凸显了社科智库“连接理论与实务”的纽带作用,后续将持续深化政校协同机制,加快推进罗城保护焕新课题研究,为海曙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区提供社科智力支撑。
来源:海曙区社科联